> 文章列表 > “始终怜得董庭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始终怜得董庭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始终怜得董庭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始终怜得董庭兰”出自唐代崔珏的《席间咏琴客》。

“始终怜得董庭兰”全诗

《席间咏琴客》

唐代 崔珏

七条弦上五音寒,此艺知音自古难。

唯有河南房次律,始终怜得董庭兰。

《席间咏琴客》崔珏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席间咏琴客

七条弦上五音寒,

此艺知音自古难。

唯有河南房次律,

始终怜得董庭兰。

中文译文:

在席间吟唱琴客

七弦之上五音清冷,

这艺术自古以来难以得到赏识。

唯有河南的房次律,

一直钟爱董庭的兰花。

诗意:

这首诗写了在宴会上吟唱琴曲的一个客人。琴曲的七条弦上只有五个音符,音调冷淡,表达了琴曲的冷艳和高雅。作者认为这种艺术很难得到他人的欣赏,只有河南房次律的方法才能使得董庭兰花继续美丽。

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琴曲的高雅和难以理解之处。作者通过琴曲的冷淡和高雅来表达琴曲的美感。他认为理解琴曲需要了解河南的房次律,并才能真正欣赏到琴曲中董庭兰花的美丽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音乐艺术的独特之处,并展示了作者对琴曲的独特感悟。